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07/05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手機查看
6月29日,夏日炎炎,淄博市沂源縣西里鎮侯家峪村新建的養豬場里,該村第一書記阮陸軍正在察看豬舍內的配套設施。“第一批豬苗馬上就運到了,我們的養豬場終于要投入使用了。”阮陸軍抹一把頭上的汗笑著說。
“我們村原先是省級貧困村,雖然已經摘了窮帽,但經濟基礎依然十分薄弱。”侯家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廷玉告訴記者,2019年,村里利用各方扶持資金、村民入股、貸款等形式,計劃投資1300萬元建設一個現代化大型養豬場。但受后續資金、疫情防控、豬肉價格低迷等因素影響,豬場設備未能配齊,購買豬苗的資金也無法到位,項目陷入停滯狀態,村民們著急上火,眼看著致富項目變成了鬧心項目。
2021年10月,按照市里統一安排部署,淄博市政府機關政務保障中心工作人員阮陸軍被派駐到侯家峪村擔任第一書記。“侯家峪村四面環山,山多地少,土壤貧瘠,種植作物比較單一,村里也沒有其他產業,村集體收入薄弱。”談起剛到侯家峪村時的情況,阮陸軍認為,村里必須有支柱產業才能徹底拔窮根,如何把養豬場運作起來成了他進村后的第一要務。
侯家峪村黨支部領辦起山香養殖專業合作社,阮陸軍四處奔走協調項目資金,爭取到市里200萬元鄉村振興項目扶持資金,養豬場重燃希望,大家伙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養豬場采取自繁自養模式,高標準建設豬舍,溫度控制、飼料配比和投喂全部實現智能化運作,可以說是沂源縣規模最大、設施最好的智能養豬場。”阮陸軍介紹,養豬場收益將按照村集體20%、村民50%、運營企業30%的比例進行分紅。
“預計生豬年出欄12000頭,為村集體增收24萬元。村里有了錢,就能建文化廣場、愛心澡堂、小微景點,爭取讓7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吃上長者食堂……”張廷玉盤算著未來,喜上眉梢。
眼看村里致富項目步入正軌,村民們也格外開心。“村里干部很能干,也把俺照顧得很好,常來看俺。”89歲的張義修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義務兵中的一員,他盼著養豬場投入運營后也能享受到項目分紅。
“下一步,我們要試點改造50畝果林,重修連村路,整治人居環境……”村里還有很多為民實事等著阮陸軍和其他村干部擼起袖子加油干。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佳聲 楊淑棟 通訊員 張琦 齊元芬 報道)